摄影忆事丨刘建生:我拍邓大人
作者简介:
刘建生,1954年生人,1969-1976年当兵,1976-1979年当工人,1979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84-2014年新华社摄影部中央组记者,现已退休。作者专著《当代风流:我镜头中的100位世界领袖》,新华出版社2008年出版。
(原载作者微信公号“老刘摄影忆事”,小号获许可转发。)
1988年邓小平会见南斯拉夫客人。
音频版:
朗诵者:一丛苇
2月19日,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逝世20周年纪念日,咱也整篇小文纪念一下。虽然在他老人家主政的时代,我只是个刚拿上照相机没几年的小记者,但毕竟咱们这个辈份儿的记者,能够拍摄他老人家的还不多,所以我就装一回大尾巴狼吧。
我第一次见到邓小平,是在1984年庆祝建国35周年大会上。不过当时他老人家是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而我只能在长安街边远远地瞄上一眼,还看得不很清楚。那时候本人刚刚拿上照相机没几天,给我的任务是去新华社老同志的各个拍摄点上收集拍完的胶卷。
虽然我1983年就从人大毕业分配到新华社了,但是按照当时的规矩还要下放到分社实习一年,不过彼时本人干的是文字记者。据说后来干部局的人去调查每人表现,分社的领导说:这小子文字不行。干部局的领导说,文字不行那就干摄影吧。所以我搞摄影完全是歪打正着。
就是在那次大会后举行的群众游行时,几个北京大学的混小子突然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横幅,第二天《人民日报》在二版刊登了该报记者王东拍摄的照片,这在当时可是绝无仅有的大胆举措。
我看到新华社没有发类似的画面,就去请教当时在金水桥拍摄点的本组记者老王:你看见北大学生打出的横幅了吗?回答说看见了。我又问:拍到了吗?回答说没有拍。
我不懂事,继续追问,为什么不拍?没想到老王义正辞严地说:“胡闹!” 当时在附近有好几个拍摄点,估计所有的新华社老同志都认为是胡闹,所以没有一个人拍摄。
后来没想到胡闹震惊了全国,我这才认识到胡闹才能够出好照片。之后,新华社摄影部在1984年国庆报道的总结中说:“这次报道中的重要失误,是漏拍了北大学生高举‘小平您好’横幅游行的场面。漏拍这个镜头,绝非一时疏忽,症结在于新闻敏感不强。”
现在的年轻记者和老同志的区别在于,老同志是在经过自己的政治判断后才按下快门的,而年轻记者是不管他什么政治不政治,先拍了再说。当然,这也和当时胶卷很贵有关。
题首这张照片,是我在1988年拍摄的,当时是邓老爷子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宴请南斯拉夫共产党联盟的总书记。现在南联盟早已解体,本来就不太大的南斯拉夫分裂成更小的克罗地亚、塞尔维亚、塞黑、马其顿、黑山等国家。老子曾曰:“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他老人家认为国家越小越好,也不知道是对是错。
那时候,外国领导人来华访问后,我国外交部礼宾司都要准备好一本该国领导人访华的影集送给他们,此类照片我们称之为“送礼照片”,据说是当年周恩来总理定的。
“送礼照片”的任务一直由新华社摄影部承担,它基本上概括了外国领导人访华的所有活动。比如欢迎仪式、会谈会见、参观游览、欢迎宴会等。所以当时每逢有“国宴”的时候,只有新华社摄影记者可以进去去边吃边喝边照,其他单位记者没戏。
记得当时拿到邓老爷子宴会的请柬,俺心里还着实兴奋了一阵子。虽然我以前虽然也拍过他老人家若干次,但由于都是在会见会谈的场合,一帮记者乱挤乱抢,加上俺辈份儿小技术差,只能在边上梢着,很少有机会拍摄单独的特写。
遇到这样难得的机会,就可以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拍他老人家的肖像特写了。这张照片就是老爷子在宴会的间隙,点上一支“熊猫烟”时拍摄的。
关于那次宴会,我记得是一次极其简朴的请客。菜肴只是一些腊肉炒苦瓜、豆豉炒盖菜之类的四川家常菜,让人吃得很不过瘾。宴会结束后,我听到外交部礼宾司长气愤地说:“就这些破菜,还每个人35块标准!”
那时候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如邓小平、胡耀邦等都吸烟,每次会议、会见一开始,当着记者的面就点上火,所以拍他们抽烟的镜头特别多。
1988年“两会”开幕式上,坐在主席台中央的邓小平像往常一样又习惯地点燃了香烟。没想到台下有个女代表、粤剧名伶红线女写了一张条子:“请小平同志在主席台上不要抽烟。”她写完后就通过代表们往前递,还真的递上了主席台,传到了邓小平手里。
据在现场报道的新华社记者李尚志说,他看见邓小平看到条子后笑了笑,随即就把香烟掐灭了。当时我也在现场,不过是在后区,所以没注意到这个场景。
李尚志将此事写入大会特写《投票前后》。报道播发后,引发广泛关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知道了这件事。”他回忆说,“舆论一片赞扬,称小平同志能接受意见,从善如流。”
在随后举行的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次会议上,某人大常委提出禁止在人大及其常委会会场吸烟的建议。这一建议马上得到采纳,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上再也看不见领导人吞云吐雾了。
1991年10月5日,邓小平最后一次会见外宾。本人有幸参加了拍摄,成为最后五个中方见证记者之一。
邓小平最后一次会见金日成。
当时,邓小平在钓鱼台18楼会见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家主席金日成。那时邓小平年事已高,已经不再会见外国客人,但还是破例会见了金日成,与他进行近一个小时的长谈。
这是两位领导人的最后一次见面。随后中韩建交,“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变成了正常的国与国关系。
金日成主席讲一口标准的东北话,所以根本不需要翻译。不过邓老爷子右耳听力不行,需要邓榕在左耳边大声重复。
翻开各位拍摄的所有邓小平会见外宾的照片,他都是不按照国际惯例坐在右边主人位置上,就是因为听力的问题。我们这些记者在拍摄了五分钟之后,就被请出去了,还没来得及听他们说什么。
从现在中国的国内国际境遇上看,邓老爷子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韬光养晦、绝不当头”十六字方针,还没有过时。
媒体人系列:
长摁二维码关注我们。
曲逆编辑、工圣审读。